Weekly #45 · 批量归集 11.3-11.9
Nov 3, 2025
本周目标:完成 BiuBiu 中的批量归集功能(必须简单易用)
核心任务细节
- 弄清楚核心业务需求与工具使用场景 2h ✅
- 确定赚钱方式 1h ✅
- 采用 model - first 思路去做代码架构管理 2h ✅
- 写清楚使用文档 1 2h ✅
- 设计简单易用的交互界面 2h ✅
- 编码实现批量归集工具 1 2h ✅
- 编码实现批量归集工具 2 2h ✅
- 编码实现批量归集工具 3 2h ✅
- 编码实现批量归集工具 4 2h ✅
- 写清楚使用文档 2 1h ✅
一周日程
| 序号 | 时间段 | 时间分类 | 周一💻 | 周二💻 | 周三💻 | 周四💻 | 周五 💻 | 周六🏖️ | 周日🏖️ |
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| A | 5:30-6:00 | 早起活动 30分钟 | 睡懒觉 | 阅读 - 《后真相时代》⏰✅ | 睡懒觉 | 阅读 - 《后真相时代》❌ | 阅读 - 《后真相时代》❌ | 睡懒觉 | 睡懒觉 |
| B | 6:00 - 7:00 | 早起活动 1h | 睡懒觉 | 体验 AI 生成的外语训练工具⏰✅ | 睡懒觉 | 体验 AI 生成的外语训练工具❌ | 体验 AI 生成的外语训练工具❌ | 睡懒觉 | 睡懒觉 |
| C | 8:00-10:00 | 上午 A 段 2h | 🈳 | ↩️ 周二B/周二A | 写清楚使用文档 1✅ | 编码实现批量归集工具 3✅ | 编码实现批量归集工具 8✅ | 🈳 | 徒步运动✅A |
| D | 10:00-12:00 | 上午 B 段 2h | 上周总结/本周计划✅ | 采用 model - first 思路去做代码架构管理✅ | 编码实现批量归集工具 1✅ | 编码实现批量归集工具 4✅ | 编码实现批量归集工具 9✅ | 🈳 | 徒步运动A✅ |
| E | 13:00-15:00 | 下午 A 段 2h | 弄清楚核心业务需求与工具使用场景✅ | 设计简单易用的交互界面✅ | 编码实现批量归集工具 2✅ | 编码实现批量归集工具 5✅ | 编码实现批量归集工具 10✅ | 🈳 | 徒步运动A✅ |
| F | 15:00-16:00 | 下午 B 段 1h | 确定赚钱方式✅ | 🈳 | 🈳 | 编码实现批量归集工具 6✅ | 写清楚使用文档 2✅ | 🈳 | 徒步运动A✅ |
| G | 16:30-17:30 | 饭前活动 1h | 🈳 | 🈳 | 🈳 | 编码实现批量归集工具 7✅ | 🈳 | 小学田径场运动❌ | 🆓 |
| H | 18:30-20:00 | 晚上活动 1h | 🈳 | 🈳 | 慢跑 2400m❌ | 慢跑 2400m❌ | 慢跑 2400m❌ | 🆓 | 🆓 |
| I | 20:40-21:00 | 睡前阅读 | 阅读《哈利波特与魔法石》英文原版✅ | 阅读《哈利波特与魔法石》英文原版✅ | 🆓 | 阅读《哈利波特与魔法石》英文原版❌ | 朗读 -《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囚徒》✅ | 朗读 -《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囚徒》✅ | 🆓 |
💻 代表工作日
🏖️ 代表休息日
🈳 代表无数据
🆓 代表 自由时间(不做安排,无需记录)
✅ 代表计划任务已经完成
❌ 代表计划任务没有完成
⏰✅ 代表计划任务延时完成
↩️ 代表补回,追回进度
本周虽然核心工作工时都完成了,但是本周的工作目标没有完成,预计还要三天(18小时)放到下周来做。
一周小结
📊 完成情况统计
完成任务: 27 项
未完成任务: 9 项
完成率: 约75% (27/36)
⚠️ 新出现的严重问题
1. 晚间运动习惯完全崩溃 ⚠️⚠️⚠️
- 第 44 周: 慢跑 1/4 次 (周一完成 2400m)
- 第 45 周: 慢跑 0/3 次 (周三、周四、周五全部未完成❌)
- 周六: "小学田径场运动"也未完成❌
- 原因是:上周日徒步导致腿酸了一周,到这周五才恢复,而周六又下雨,导致一周都没有晚间运动。
2. 核心目标未完成的深层矛盾 🔴
- 表面数据: 10/10 核心任务全部完成 (100%)
- 实际情况: "本周的工作目标没有完成,预计还要三天 (18小时)"
- 矛盾点:
- 完成了所有计划任务,但功能没做完
- 说明任务拆解不准确,低估了总工作量
- 根本问题:
- 任务 1-10 总计 19 小时,实际完成用了约 20 小时 (基本吻合)
- 但"批量归集功能"的完整范围没有在任务拆解时明确
- 导致:做完 10 个任务后,发现还有 18 小时工作量 (几乎等于再做一周)
- 教训:
- 任务拆解前要先明确功能完整范围
- 再估算总工时,给出完整任务列表
- 避免"完成所有任务,但目标没达成"的尴尬
3. 周四工作强度过大,不可持续 ⚠️
- 周四工作量: 5 个编码任务 = 8.5 小时
- 时间分布:
- 8:00-10:00: 编码 3
- 10:00-12:00: 编码 4
- 13:00-15:00: 编码 5
- 15:00-16:00: 编码 6
- 16:30-17:30: 编码 7
- 连续工作 9.5 小时 (8:00-17:30,仅 1 小时午休)
- 后果:
- 晚上慢跑未完成❌ ( 主要原因是腿酸,而且也要下雨 )
- 晚上阅读未完成❌( 确实是白天上班太累了 )
- 可能透支身体和精神
- 不可持续性: 这种强度无法每周重复
4. 阅读习惯在高强度工作日仍然断档
- 第 44 周问题重现: 周四阅读未完成❌
- 周四: 工作 10 小时后,晚上阅读未完成
- 说明: 高强度工作日,晚间习惯容易崩溃
💡 深层问题诊断
问题一: 任务拆解与目标定义脱节
现象:
- 计划: "完成 BiuBiu 中的批量归集功能"
- 拆解: 10 个子任务,19 小时
- 完成: 10/10 任务 ✅
- 结果: 功能未完成,还需 18 小时
根本原因:
-
功能范围未在拆解时明确定义
- 什么叫"完成批量归集功能"?
- 包含哪些具体功能点?
- 每个功能点需要多少工时?
-
任务拆解是"盲人摸象"
- 只拆解了部分功能 (可能是核心流程)
- 忽略了其他功能 (可能是边界情况、错误处理、测试等)
-
缺乏"功能清单 → 任务拆解"的完整流程
改进方案:
第一步: 明确功能范围
- 批量归集功能包含哪些子功能?
1. 资产扫描
2. 批量转账
3. 交易确认
4. 错误处理
5. 进度显示
6. 交易历史
7. ...
第二步: 估算每个子功能的工时
- 资产扫描: 4小时
- 批量转账: 6小时
- 交易确认: 3小时
- ...
- 总计: 37 小时
第三步: 拆解为 2 小时任务块
- 任务 1: 资产扫描 - 数据结构设计 (2h)
- 任务 2: 资产扫描 - API 集成 (2h)
- ...
- 任务 19: 交易历史 - 完善 (1h)
第四步: 明确本周目标范围
- 如果只有 20 小时,只能完成任务 1-10
- 明确标注:"本周完成功能 A、B、C,功能 D、E 延后"
问题二: 工作强度分布不均,周四过载
数据:
- 周一: 5 小时
- 周二: 4 小时
- 周三: 6 小时
- 周四: 8.5 小时 ⚠️
- 周五: 7 小时
问题:
- 周四单日工作 8.5 小时,是其他天的 2 倍
- 连续工作 8.5 小时,透支身体和精神
- 导致晚间活动全部取消
根本原因:
- "deadline 效应":周五是工作周最后一天,周四拼命冲刺
- 任务依赖:前三天做基础,周四做核心,周五收尾
改进方案:
- 工作强度应该逐步递增,而非突然爆发
- 建议分布: 4h - 5h - 6h - 6h - 5h (总计 26 小时)
- 或者: 6h - 6h - 6h - 4h - 4h (前三天发力,后两天收尾)
问题三: 晚间运动与高强度工作不兼容
现象:
- 周三-周五安排晚间慢跑,全部未完成
- 周三工作 6 小时,周四工作 8.5 小时,周五工作 7 小时
根本原因:
- 白天工作后,晚上 18:30 已经疲惫
- 尤其周四工作到 17:30,1 小时后就要去慢跑,不现实
选择:
- 要么运动,要么高强度工作,二者难以兼得
- 如果选择工作,就不要安排晚间运动 (避免计划失败的负罪感)
- 如果选择运动,就要减少工作时长或改到早晨运动
🎯 核心经验总结
成功经验 (继续保持并强化)
-
"前五后二"工作节奏适合当前阶段 ⭐⭐⭐
- 周一-周五持续工作,周六-周日彻底休息
- 比"前三后四"更充分利用工作时间 (+56%)
- 但需要注意: 工作强度分布要均匀,避免周四过载
-
早起活动要"有趣+有用",而非"枯燥+强制" ⭐⭐
- ✅ "体验 AI 工具" > ❌ "迁移跨语言概念"
- 早起不适合深度学习,但适合轻量体验、阅读
- 其他天标注"睡懒觉",不强制,接受人性
-
周一上午复盘是黄金时间 ⭐⭐
- 状态好,思路清晰
- 自然衔接上周与本周
- 比周六休息日写总结更高效
-
"🆓 自由时间"是优秀的设计理念 ⭐⭐
- 给自己留白空间
- 减少过度规划带来的压力
- 避免"未完成❌"的负罪感
-
核心工作任务拆解到 2 小时仍然有效 ⭐
- 清晰、可执行
- 即使任务繁重,也能逐个攻克
-
周日长时间户外运动不可替代 ⭐⭐⭐
- 8 小时徒步,彻底放空
- 是最好的身心恢复方式
- 但不能替代平日运动
失败教训 (必须调整)
-
任务拆解前必须先明确功能完整范围 🔴🔴🔴
- 当前问题: 拆解了 10 个任务,完成后发现还需 18 小时
- 根本原因: 任务拆解时没有先明确"批量归集功能"的完整范围
- 改进方法:
- 第一步: 列出功能清单 (10 个子功能)
- 第二步: 估算总工时 (37 小时)
- 第三步: 拆解为任务块 (19 个任务)
- 第四步: 明确本周范围 (任务 1-10,功能 A/B/C)
-
晚间运动与高强度工作不兼容,必须二选一 ⚠️⚠️
- 问题: 周三-周五晚间慢跑 0/3 次
- 原因: 工作到晚上,已经疲惫
- 选择:
- 选项 A: 保持高强度工作,放弃晚间运动 (用周日徒步补偿)
- 选项 B: 运动改到早晨 6:00-6:30,晚上只休息
- 选项 C: 减少工作时长,保留晚间运动
- 建议: 选项 B (晨跑),兼顾工作与健康
-
工作强度分布要均匀,避免单日过载 ⚠️
- 问题: 周四工作 8.5 小时,透支身体
- 后果: 晚间活动全部取消
- 改进: 工作强度均匀分布,或前高后低,避免突然爆发
-
高强度工作日 (如周四) 的阅读等习惯可标记为 🆓
- 接受人的精力有限
- 避免"完美主义陷阱"